刚刚,记者收到了来自上海市经信委的最新消息!这是新华社记者丁汀(下同)1月26日拍摄于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线的一张照片。这家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厂、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口罩,增加供应,为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提供保障。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口罩成为第一道防护墙。上海市经信委告诉记者:市场一度的“脱销”,加上个别经营者哄抬价格,的确让相关产品在市场告急,医院、安检、上海市民……网上线下,到处在“求口罩”!
疫情就是命令,千万市民的呼喊,牵动着工业系统的使命和担当!上海市经信委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由吴金城主任担任组长,张建明副主任、刘平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迅速召集闵行、浦东、宝山、嘉定、金山、奉贤、松江、青浦和崇明九个区经委主任及国药、上药召开紧急会议,对本市医用口罩生产、库存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摸,迅速摸清本市生产企业、库存、产能等底数。
可是——库存太少,需求太旺,怎么办?26家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停产放假,工人返乡、原料停供、物流停运。严峻形势考验着上海工业系统。
经过迅速分析情况,保障组得出初步结论:保障任务短期靠库存,长期看生产——的确这就是现在的客观情况。为此,保障组联合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企业库存,摸清产品性质、数量、功效等情况,协调争取尽快投放市场。
据初步统计,截至1月26日,上海市协调落实口罩.5万只,进一步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
另一路深入企业协调生产,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原材料供应等生产问题和困难,争取早复工、不停产。
1月23日晚,松江区大胜公司反映原料断供,经协调,金山区上海枫围无纺布厂连夜生产相关原料布匹,并及时供货。
已放假、计划年初八复工的奉贤区远钦公司,紧急召回工人,于1月23日恢复生产,并同意在协调原料供应后,将产量从2万只/天提高到4.5万只/天。
松江区美迪康从正月初八复工,提前到初二恢复1条生产线(40万只/天),初五恢复4条生产线。
松江区博义医疗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将复工时间从正月初八提前到初四,并答应生产一次性口罩,日产量15万个。
另外,1月27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赴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医用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即3M公司)调研口罩生产情况。晚上12:00,复星集团将携进口的2.5万件防护服到港浦东机场,由上药集团接受,并交予上海医疗系统。
初见成效后,上海市经信委保障组马不停蹄,1月26日召开各区经委(区商务委、科经委)、市属企业集团负责人会议,讨论征用7家医用口罩、手套生产企业产能,部署推进企业紧急组织生产工作,并就各类防护用品生产提出意见。
可以说,工业系统新一轮生产战斗正在全面打响。
1月26日,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清点制作好的口罩。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市经信委:加倍工作力量,做好全市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及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市经信委在全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由吴金城主任担任组长,张建明副主任、刘平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并设立应急保障组、防护用品组、药品保障组、器械设备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题工作组,在春节假日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组织医疗应急物资生产,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1月26日,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清点制作好的口罩。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1月26日,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清点制作好的口罩。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建立机制,全力挖潜。第一时间建立全市医疗物资生产力联络网络。迅速组织闵行、浦东、宝山、嘉定、金山、奉贤、松江、青浦和崇明九个区经委及国药、上药集团召开紧急会议,对本市口罩生产、库存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摸,迅速摸清本市生产企业、库存、产能等底数。
加强组织,尽快复工。第一时间制定防护、监测、治疗等全方位的医疗物资调用和生产计划。经排摸,目前全市口罩日产能余万个,短缺是因春节放假停产,是暂时的。远钦公司取消春节休假,口罩产量从2万只/天提高到4.5万只/天。美迪康初八复工提前到初二,博义医疗从初八复工提前到初四,紧急召回工人,最大产能恢复口罩生产;落实3M医用防护口罩生产资源,确保春节期间紧急供应。
紧急协调,加强对接。解决企业生产原料供应瓶颈,经过协调,金山区的上海枫围无纺布厂,连夜生产相关原料布匹,并及时供货,解除了大胜公司生产口罩原料断供的风险。同时,加快推进护目镜供需对接,协助解决红外测温仪的紧急需求;并按照国家防疫联控物质保障组(设在工信部)通知,协调上汽大通公司应急生产负压救护车60台。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以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工作力量、工作状态,加强全市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众志成城、全力攻坚,落深落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
作者:唐漪薇
监制:王俊稷
来源:上海市经信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