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学妈妈开兰博基尼,你为什么只能开丰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ankangbaiwen/42627.html
作者:雪儿(富书专栏作者)孩子的攀比从这些小事体现我朋友这天大清早打电话跟我说了一件事:“儿子发烧很严重,她不放心,中午时去学校给儿子喂了次药,车直接开到教学楼下,应该是被他们班同学看到了。”过了几天,阳阳突然趴在她膝下问:“妈妈,我们班同学说你开‘拖拉机’,他们的爸妈都是开兰博基尼和法拉利,为什么你要开个破丰田去学校找我?”她被孩子给吓到了,震惊之余,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回答。她震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想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能把两大世界豪车的名字说得这么溜,二是孩子竟然有了攀比心理。我也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语重心长”地劝告父亲说:“我同学的爸开奥迪,你开QQ车就不要来学校接我了。”段子来源于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经常听到单位里的宝妈们诉苦,现在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大,简直是无力招架。“我儿子今天回来跟我说要买一个大的乐高,早两天买的奥特曼已经过时了。”“我家妞妞上周回来死活要他爸给买个iPhone11,说伙伴们都有,就她没。”“我儿子非要买双两千多元的耐克鞋,不然都没脸上体育课,常被同学们笑像‘乞丐’。”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满足欲望的需求,大部分爸妈都会选择尽量满足,生怕他们受委屈或是被同学们排斥。想让孩子获得痛苦就对他百依百顺上个礼拜天,表姐拉我去逛街。一路下来按她儿子的要求买了好几件品牌衣服,最后停在乔丹品牌运动鞋的橱窗揶不动腿,看上了双元的新款。表姐象征性劝说了几句,最后还是摇着头去买了下来。我在心里大约给她算了下,今天花在儿子身子的钱已经超过了她大半个月的工资。她自己一双鞋都穿脱了胶还舍不得换,面对我的疑问,她苦笑着说:“要怪就怪当初送他进了这所贵族学校。”孩子成绩没长进,倒是学会了攀比。父母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硬着头皮送孩子进高消费人群的贵族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攀比的虚荣心作祟。父母榜样没做好,再贵族的学校也给不了孩子“贵族”的教育。表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端正自身对学校功能的正确认识,她要的是一个外在的“贵族”却忽视了内在。贵族学校带来的只是炫耀的优越感,失去的是自我舒适感。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孩子的父母这样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孩子对“价值”这个概念是一片空白,最初是从父母的言行中慢慢形成一定的认知。当我们一味满足孩子们所提出的欲望,而没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追求的方向。在得到时的片刻满足过后,孩子们除了迷茫便会陷入另一个欲望的黑洞里。孩子爱攀比的原因一点也不简单孩子爱攀比的原因其实不简单。大部分成因来源于家庭教育,小部分是受“同伴压力”的影响。同伴压力(PeerPressure)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生僻,实际上,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各有不同。简单地说,同伴压力就是: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不愿意或很没安全感的事,但因为同伴们都做了,所以自己也就做了。孩子在群体里需要通过得到肯定而获得安全感。不被其他人排斥的前提是一定要与他们“同化”。曾有个妈妈网上吐槽,说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她在某个品牌店买件衣服,而且要保留小票给儿子。孩子想加入一个小团队,而进去的门槛是必须要穿名牌,小票就当是“门票”。没有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孩子很容易受“同伴压力”的影响。纵然心里不愿意也要拼命去追随,一心求达到表面的和谐。对3岁的孩子来说,同伴压力可能是别人都有托马斯火车、自己没有的懊恼;对6岁的孩子来说,同伴压力可能是坐在一群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孩子中间,开始讨厌自己为何什么都不学;对11岁的孩子来说,同伴压力可能是想拥有人脚一双的UGG,虽然里面包裹的是汗臭的双脚;对14岁的孩子来说,同伴压力则可能是渴望加入学校最拉风的一个小团体,尽管代价是冷落甚至嘲讽自己心里喜欢的朋友。孩子所处的团体决定着他对事物的渴求。古时候的孟母三迁不是没有道理,然而,放在当今社会,完全逃离或隔绝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因素,那是不可能的,父母能干的唯有“建设”好孩子的内心环境。早段时间,有个黑人小孩上了微博热搜。因为没穿AJ鞋被嘲笑,回到父亲的车上,孩子发表了一段三观正常正的言论:“重点不是我脚上穿什么鞋,而是要看我的成绩如何。然后,父母们,请别让你的小孩变成只会物质享受的那种人。”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的时代,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便是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巨大财富。1.教孩子从事物的本质看待价值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间攀比其实就是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小学阶段的孩子跟同学比谁的父母开的车好、比玩具多、贵,比见识的人,比一切他们听到的或电视上看到的,就是为了证明你有的我也有,你知道的,我比你知道得更多。当阳阳讽刺我开的是破丰田时,我沉默了一会,告诉他:这丰田车为我们家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我可以用它帮爷爷拉书去捐、还开去乡下给留守儿童送米送文具,你们姐弟俩生病时也要坐它去看病。这辆车虽然不名贵,但是它为我们家做了很大的贡献,有了它我们的出行非常方便,跟那些豪车比一点也不逊色。孩子听着听着,脸上慢慢洋溢起了自豪的神情。教会孩子认识物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用,不在外表,可以激发孩子对内在素养的追求,并为此感到骄傲,内心丰盈。2.引导孩子认识正确的金钱观《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说过:“如果你不能及时教孩子金钱知识,那么将来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骗子,那时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广告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美]清崎(Kiyosaki,R.T.),[美]莱希特(Lechter,S.L.)京东犹太人在孩子8岁时,就让孩子们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进储蓄帐户里,孩子9岁时,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我们可以在孩子3岁月的时候,就向孩子解释金钱的用处和来源,说明金钱是必要的,但不是魔术里变来的,要通过劳动才能得来。明白金钱来之不易,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利用,不容易受“同伴压力”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3.不要拿孩子作比较思想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父母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作比较,并不是为他们找到学习的模样,而是给他们播下了攀比的种子。一次,有人问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母亲,是否为自己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母亲回答说:“是的。但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父母不以孩子的进步与否跟别人作为攀比,孩子的心里也会因此树立起了正确的追求目标,而且拥有充足的自信寻求进步。孩子开始产生与人比较的心理其实并不可怕。当他向我们发起疑问时,或者我们发现孩子有不好的攀比现象是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作家包丰源说:“一切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该管教的时候绝不要纵容,该说“不”的时候千万不要模棱两可。父母先端其身方能为孩子正其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充实、纯净的成长环境吧。作者简介:雪儿,富书专栏作者,8岁男孩妈妈一枚,向往远方的诗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愿在温情的岁月里,你我共勉,和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tiana.com/ftll/13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