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924/4480890.html
赴云南入山寻茶十数年来,壬寅年的春天是最让人喜悦与怅惘交织的一个茶季。
时值旱季,往年的这个时节,多的是晴好天气,偶尔一场阵雨,不过二十分钟左右,就又雨过天晴了。过往依据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在今年春茶季似乎失去了准头。时不时就会来上一场大雨,整天整夜的下个不停。不时听到有茶农抱怨:“这又是打降雨弹了。”如此三天两头就下大雨,感觉还是缘于气候变化,设若是人工降雨,看起来既无这种效果,更不必如此频繁。
更加叫人忧心的是人员的流动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们预定从郑州往返西双版纳的航班,都经历了两次以上的取消与改签,以致于在西双版纳的时间比往年都要长。即使在西双版纳州内流动,处处可见堵卡与检查站,听闻遍布全州有一百多个。州内不同区域划分管控等级,靠近边境的一线区域,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严控状态,外人几乎难以涉足。距边境稍远一些的二线区域,则要申请通行证,并且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具体到不同的乡镇与村寨,执行管控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导致上山寻茶成了一种解谜般的行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切身感受。
时当清明时节,我们驱车从勐海出发,赶在暮色降临之前扺达贺开,夜宿福元昌茶山客栈。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最为炎热的季节。遭逢了气候变化无常,我们在茶山领略到了西双版纳冬季才会有的彻骨寒冷。还好客栈的设施不错,痛痛快快洗了一个的热水澡,待全身上下气血都热了起来,穿着睡衣钻进被窝里,才能睡个好觉。
早上起来,打开阳台门,看了下天气有些阴沉,试了下外界的温度,还是感觉有着森然的凉意,于是果断穿上了从北方出行时携带的秋衣秋裤,想想还真是有些莫名的喜感。出发前聂素娥老师接到电话,说是老曼峨在下雨。邹东春先生头也不抬的说:“不管它(天气怎样)!还是要去!”吃罢早点,我们一行三辆车直奔老曼峨。福元昌邹东春先生驾驶着他的丰田坦途皮卡车,载着他的爱人聂素娥老师,还有他的侄子与我总共四人头前带路,满载着福元昌小伙伴们的两辆越野车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前奔去。车过班盆,寨子里派村民设置的堵卡点拦住了我们,降下车窗,我不假思索地说:“没有茶,没有茶!”卡点值班员探头看了一下,就放我们过去了。开车的邹东春先生笑着说:“马老师来的次数多了,都知道他们要干嘛了!”这一路过去,每个寨子的古树茶,一个比一个价值高,村民担心的是外人拉茶进去。车过老班章,寨门前一年到头都有人值守,我们扫了一眼,开着车从寨门前呼啸而过。
十多公里后,车辆扺达三岔路口,我们身后是老班章,前方是新班章,右方土路通往广别方向。今年这里新增设了检查站,身穿迷彩服的执勤者是来自于云南省城昆明市的预备役人员。原以为同老班章一样,严管的时候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就可以,结果还必须要申请通行证。西双版纳州本地户籍居民可以在平安版纳上申请,除此之外的人员,必须要联系目的地村寨茶农,汇集到访人员的身份证照片、核酸检测报告,以及手机号码,出具人工填写的通行证,统一拿到村委会盖章后才能通过。看起来并不麻烦,对于许多没有上过几年学的茶农来说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邹东春先生说:“之前就有茶农填错了一个字,检查站就不给过去。”麻烦之处在于老曼峨只是个村民小组,开证明要到村委会所在地新班章,从老曼峨到新班章与我们所在的位置距离新班章路程相差不多,同检查人员再三协商也不肯放我们去前方村委会所在地新班章等待,无奈之下只有将车辆停放在路边耐心等候。
等待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从早上至今一直有些阴沉的天空开始放晴。堵卡点搭了个绿色的帐篷,下面摆着几把凳子,生了火堆,围坐在一起聊天。原本以为来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山上执勤,工作人员会有点儿补助,结果只是领取正常工资,每三天还要做一次核酸检测,每执勤一个月回昆明休整一下,而且还要隔离管控,每次派下去执勤的地点并不固定。眼前还有个简易板房,这就是晩上休息的地方。检查组长倒是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此执勤,过年都没能回家。马博峰看到旁边有小鸭子,好奇的询问:“这是你们养的吗?”胖胖的检查组长笑着回答:“是啊!半年以后就可以吃了!”看来是做好了长期在此驻扎的准备。
两个多小时后,邹东春先生的手机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