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试驾过Giulia,我只是趁Giulia仍在巡回展览的时候来到了玛莎拉蒂的经销商处,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怀着一颗巨大的好奇心,毕竟这个品牌以往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里,小时候是从杂志、网络,甚至游戏里认识这个名字颇有浪漫气息的意大利品牌,而今,总算是来到了我触手可及的地方。
在展厅里仔细打量品鉴了许久,回来后却不知从何写起,既然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这是个全新的品牌,那就从他的来历说起吧。年,一位从米兰贫民窟出生长大,名叫UgaZagato的人和几位小伙伴接管了意大利Darraq汽车有限公司,并重组为AnonimaLombardaFabbricaAutomobili汽车公司,简称为A.L.F.A.,成立了新的汽车公司,那当然得有个品牌LOGO,助理设计师灵感取于米兰城盾形徽章以及斯福尔扎古堡大门上的蛇形龙图案,两个代表着米兰的图案结合在一起,烙着深深地民族情结。
一战期间,A.L.F.A.公司不得不暂停所有业务,转而生产军事装备。当时接手了这家公司的那不勒斯企业家NicolaRomeo带领A.L.F.A.在一战期间积累了大量资本,使得这个品牌愈发壮大,他在品牌名称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姓氏,在年,A.L.F.A.正式更名为AlfaRomeo。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有故事,不然你将“把妹王”的名字意译过来试试(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多无趣的名字啊)?
那么,Giulia呢?这个名号要追溯到年,当时有一款叫做Giulia的车型,是那个时代的当红小生之一,于年停产,于是在近40年后的今天,阿尔法?罗密欧再次把这个尘封已久的名字放在这款全新的豪华中型车身上,似乎有要续写50多年前的传奇佳话的意思。目前官方似乎依然没有发布这款Giulia的中文名,有人叫她茱莉亚,也有人叫她朱丽叶。阿尔法还有一款名字相近,叫做Giulietta的两厢掀背车,没有引入到国内自然也不会有中文名。而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拼写则是Juliet,发音都挺相近的,但也别纠结Giulia到底该叫什么中文名了,反正都是音译,反正都很浪漫,不重要,随她去呗。
为了续写55年前推出的那款Giulia创下的佳话,这一次阿尔法?罗密欧也是下了大功夫,对手?很显然是德系那些很规矩的三好学生,例如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等。但意大利人做事的风格却与德国人完全不同,想必德国人的一板一眼,意大利人倒是随性得多,自上而下研发的Giulia可能会让德国对手看不明白。大家知道像M3、C63这些高性能系列通常都是在同一代的常规版本3系和C级面世后一两年才会作为衍生版本推出,Giulia则不然,先有了Quadrifoglio(同样的,也别纠结这单词到底怎么拼了,可以简写成QV,叫她“四叶草”就好,也更浪漫)版本,再往下把不需要的东西去掉变成常规版本的Giulia。
可意大利人所认为的“不需要的东西”却又与德国人的想法完全不同,那根来自日立的碳纤维传动轴是需要的,跟法拉利一样大并且是固定住方向柱上的换挡拨片也是需要的,可变比例的转向系统也是全系都有的,独家的Alfalink也完全装备在所有车型上,可别以为Alfalink是什么多媒体交互系统,这可是实打实的底盘技术,大量采用铝合金材质,前轴有“带半虚拟转向轴”的双叉臂,后轴则是带垂直杆的4.5连杆,听起来相当玄乎。
当然,他们倒也不至于认为同源于法拉利CaliforniaT的2.9TV6发动机不属于“不需要的东西”,他们把装逼指数很高的自动前铲翼也去掉了。虽然START/STOP启动按钮还在方向盘上,但也从红色换成了黑色。dna驾驶模式这名字很有创意,dforDynamic(动态)、nforNatural(自然)、AforadvancedEfficiency(高效节能),但旋钮中央的避震器图案也没有了,因为普通版Giulia没有可调节的悬挂(AlfaCDC)。
而且四叶草版本的Giulia和常规版本Giulia在外观上的区别也不像M3和3系那么明显,意大利人还是希望尽可能为常规版本Giulia保留更多运动元素,只是四叶草版本需要更多的空气帮助散热,于是前脸上就多了两道小胡须,发动机盖和翼子板上也有散热口,比散热口更高调的,就是那个白底三角形的四叶草标识了。
四叶草版本的尾部简洁有力,力量感来自于底部的气流扩散器,看上去并不是个样子货,四出排气自然是这个级别高性能车的标配了。而常规版本Giulia的尾部就有三种style了,赏心悦目的指数当然是根据价格从高到低排下来,高配双出排气+简易的扩散器造型也是有模有样,低配也有双出排气但没有扩散器,视觉效果稍欠。至于车型的单出排气+光溜溜的屁股,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装基础,买回去就把这后杠改了吧,我猜现在已经有不少改装品牌推出了针对Giulia的改装件了,只是目前你还需要花点力气找渠道买而已。
既然说到了改装升级,据小道消息称,Giulia的2.0T高低功率发动机及周边硬件是没有区别的,并不像宝马i和i在发动机硬件上存在差异(从我得到的资料来看,至少压缩比是一样的,本人不对这则小道消息的准确性负责任),因此如果你喜欢折腾,享受折腾,或许可以选择买一辆低功率匹的Giulia回去通过“刷机”升级为匹马力的高功率。
关于这具2.0T机器,它似乎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号,就像宝马B48、大众EA、丰田8AR-FTS那样,但提起当中的一项技术,可能就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Multiair。这项技术最早在9年就面世了,实质是将发动机的进气端气门控制机构从传统的凸轮换成一套电控液压装置,提高进气效率。相似的理念还有去年观致与柯尼塞格共同研发的Qamfree技术,他们更狠,把控制进排气两端的凸轮全都去掉,因此也就不存在正时链条或皮带这玩意了,而Multiair还是保留了控制排气端气门的凸轮,也就形成了单顶置凸轮轴(SOHC)结构。
虽然这款2.0T发动机可谓集FCA家智慧之大成,但据阿尔法?罗密欧方面称这款发动机在短时间内只会搭载在阿尔法?罗密欧品牌的车型上,只是未来要与FCA集团的其他发动机共享一些零件罢了,发动机罩上鲜红的AlfaRomeo字样很扎眼。这2.0T应用在Giulia上性能也相当强悍,低功率匹版本能在6.6秒的时间里从静止加速破百,高功率匹就更厉害了,5.2秒完成百公里加速。这相比宝马3系对应的2.0T高低功率版本都要快上至少半秒。
至于四叶草那传奇版的2.9T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头就更大了。虽然官方并未直接承认,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发动机就是切掉两个气缸的法拉利CaliforniaT的3.9TV8(代号为F)双涡轮发动机。两列气缸的夹角为90度,缸径与形成均与F一致为86.5mm和82mm,活塞、连杆和曲轴也都是锻造的,这也让这台发动机的极限转速高达rpm(尽管红线转速才rpm)。两颗涡轮增压器放在了V型夹角中间,每颗涡轮分别具有双涡管,保证了动力的及时响应。
匹,3.9秒破百,极速km/h,如果你觉得这还不足以让阿尔法骄傲,那么纽北7分32秒的圈速大概足以,这是纽北最速四门房车,比刚刚退休的同门师兄法拉利还快!对了,这台V6发动机还带有闭缸功能,可以在低负载的时候切换为三缸工作,高性能版,切换三缸,好矛盾啊(还不是为了环保)!
为了快,动力系统之强悍只是其中一个要素,正所谓多挤10匹不如瘦身1斤,轻量化是Giulia的一大亮点,四叶草版本的体重为kg,比M3轻了kg左右,推重比达到2.kg/Ps。常规版本更是比动力规格相近的i轻了kg(同为中规车型数据),天知道Giulia经历了什么样的地狱式瘦身!大量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的使用功不可没,当然了,常规版本把碳纤维部件都替换为铝合金制件,意大利人纵然在某些方面少根筋,但成本还是得考虑的。
或许是因为轻量化做得很极致,又或者意大利人想要营造更生动的驾驶感受,Giulia四缸车型全系采用的都是宽度为的轮胎(前后轮一致),这宽度对于这级别匹马力的车来说简直是面条胎。而四叶草的动力毕竟强悍,传递动力的后轮采用的是宽度的胎,这可比M3和C63的胎都要宽。
不知是巧合还是串通好,前不久在日内瓦车展完成全球首秀的奥迪新RS5也采用了一款从同集团高端品牌保时捷“借”来的2.9TV6双涡轮发动机,与GiuliaQV同样采用了8AT变速箱,静止破百时间也同样是3.9秒,但不同的是奥迪用了当家的quattro四驱系统,这对于高性能车的初段加速来说似乎有些作弊的意思。
对于一款来自意大利的车,怎么能不说说设计。意大利是个盛产超跑的国度,法拉利、兰博基尼、帕加尼、玛莎拉蒂都是意大利的,尽管不是所有超跑都能好看得让你贴满房间的墙,但超跑都是有特点的,意大利人似乎擅长这一套。阿尔法?罗密欧的车型历来也都很有特点,即便只是造一款普通的买菜车,能要让你在大街上远远就认出,这就是阿尔法。
标志性的倒三角前脸在我爷爷出生的年代就存在了,就像宝马的双肾一样一直延续至今,我甚至觉得Giulia的倒三角是阿尔法?罗密欧史上最和谐的倒三角。我知道不少人看了Giulia的前脸还是会觉得难以接受,毕竟这张脸充满了异域风情,同时也不怎么友善。眼神犀利但里面居然是稍显落伍的氙气光源远近光灯,而很多人调侃的牌照架位置,可以放心,不会遮住倒三角的,中规版本放在副驾侧,这是个老梗,早就已经被侃烂了。
围绕Giulia打量一番又一番,真没怎么发现较为锋利刚直的棱线来把整车的视觉观感“撑”开,唯有尾箱盖上那小小的鸭尾翼造型稍显突出,这也让Giulia看起来显得很紧凑。实际上这车的轴距比标轴的3系长一厘米,车身长度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但Giulia更宽更矮。你信吗?这辆2.0T顶配的Giulia竟然有全景天窗,可以与心爱的人躺在车里看星星,这事儿宝马3系可帮不了你。
让我想到宝马3系的还有这黑红双色内饰,不同的是,Giulia红得更鲜艳。虽然中控台上面都是很普通的软性塑料材质,用料算不上高级,做工呢,也带着那么一点不修边幅,触动按钮、扭动旋钮,甚至拨动转向灯拨杆,都有一种不够结实的单薄感,电子挡杆看上去不错但握起来有点像玩具,中央两个空调出风口的风量调节钮甚至还有着不太一样的阻尼力度。可是当你把玩过那对硕大的换挡拨片,相信你会忘掉那不愉快的一切。
每当你打开车门坐进主驾位置,关上车门,即便你不发动Giulia,仪表盘的指针也会像心跳节奏一样闪动几下,这点小心思实在是太勾引人了。高配车型的运动型座椅包裹性非常棒,整体软硬度也是该软的软该硬的硬。
如果你看过《TheGrandTour》S01E10,相信你会记得大猩猩JeremyClarkson说过他不太容易从Giulia的驾驶座下车,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只是你们也知道,大猩猩的风格通常都是带着夸张成分。一部分原因来自他的体型……你懂的。另一部分的原因,我猜就是这张座椅的左右侧翼突出非常明显,下车的时候确实容易被卡住(大猩猩评测的Giulia四叶草版本座椅更接近赛车的桶形座椅,但高配车型的座椅侧翼同样突出),所以Giulia有熄火后主驾座椅自动后移的功能让你更容易下车,尽管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功能,因为这对于后排乘客不太友好。
毕竟后排的空间本来就不富裕,身高cm的车辙君在前排调整好合适坐姿之后,落座后排,头发扫到顶蓬,腿部空间不足两拳,比标准轴距的宝马3系略小,好在坐垫长度、角度和靠背的角度还都挺合适的,坐着比奔驰C级舒服。除了高配车型的后排还有全景天窗可以愉悦身心之外,后排乘客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找乐子了。这是一辆更适合亲自驾驶的车,后排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短距离应急能用就可以了,需要乘坐空间的主大概也不会到玛莎拉蒂展厅去找一辆阿尔法,而是应该去丰田或者平行进口车展厅找一辆埃尔法。相比起坐,我认为Giulia的后排看起来更适合看,赏心悦目的座椅,前提依然是你需要选择红色内饰。
同样是红色的还有刹车卡钳,这只有在2.0T顶配以及四叶草版本上才是标准配置,无奈这2.0T顶配Veloce豪华运动版的轮圈辐条数量太多了,突出了豪华气质却让这红色卡钳变得低调了。
就在车辙君即将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Giulia的所有车型售价都已经公布了,起售价并没有“网曝1.0”(28万起售)版本那么有杀伤力,但33.08万元的价格也算是合理。实拍的这辆HP豪华运动版售价为46.78万元,跟普遍带有不小幅度优惠的对手相比,是贵了些,但这车,有魅力,有情怀,也就有人会冲动消费了。
看完这车,久久不能忘怀,从静态体验来说,Giulia绝对不是一款完美的车,在某些方面的表现颇具“性格”,也许正是有性格,才会在上市之前就带来这么大的轰动。据说全中国车迷都在翘首以盼Giulia的到来,然而又会有多少人买单呢?这我可不敢保证。我能做的,就是在各种回味之后,回到那家玛莎拉蒂的经销商,为Giulia刷了一笔订金。
《恕我直言》
作者:陈厚泽
《恕我直言》是车辙的一档基于车市热点观察及评论的栏目,我们也欢迎行业相关人士投稿,稿费从优。
如果保时捷采用中置发动机布局,还有吸引力吗?
雾灯这么好的发明,你真的会用吗?
上车后先别急着下来,你才能发现林肯大陆的好
吉利欲收宝腾只是盯上了莲花跑车?可能没这么简单
通用为何弃子欧宝,PSA收购的逻辑是什么?
销量下滑新车遇冷,标致雪铁龙为何离春天越来越远?
前两代卖不好怪国人不识货?昂克赛拉是马自达改变的缩影
积分制管理新能源汽车,投机还是进步?
高处不胜寒的捷豹XES,坚持个性有错吗?(附F-Pace小彩蛋)
法国人喜欢的车浪漫吗?
启辰为什么要“闹”独立?
讴歌CDX,综合实力不错,但却有个致命伤
炸裂的销量背后,哈弗H6凭什么卖这么多?
为什么说标致很可能叫好不叫座?
国产陆巡停产意味着硬派越野的消亡?别急着下这个结论
为什么说蔚揽比进口Tiguan更值得买?远不止旅行车的情怀
进口Tiguan的高售价,有点儿名不副实
宝马和丰田的合作,到底能擦出什么火花?
法拉第未来还会有未来吗?
曾经辉煌的日系高性能车,尚未复苏?
超豪华车加征10%消费税,背后的动机和意图究竟是什么?
哈飞,为什么没有五菱的好命?
十代思域,真的已经做到面面俱到了吗?
Jeep新指南者能否为紧凑型SUV市场“指南”?
大众推出全新品牌,“魔法”威力如何?
欧蓝德,国产上市给广汽三菱扳回一局?
眼红奥迪A3,20万的前驱宝马1系能爆款?
该如何看待沃尔沃S90这款车?
德国大众玩“南北奥迪”制衡术靠谱吗?
且慢,奔驰新E级就没有缺点吗?
互联网造车,路在何方?
随意买一辆SUV就能“畅通无阻”了吗?
法拉利为何就成了万人迷?
奥迪A4L全新换代后,对手又只能跟着陪玩?
万辆销量目标是底线,吉利的野心靠什么实现?
锁死5系?凯迪拉克别把CT6这好罐子摔破!
双离合变速箱正在变成香饽饽?
欢迎订阅车辙
世界纷繁,我们只呈现有价值的思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