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ldquo北非谍影rdqu

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北非的旅游签证极其麻烦,知道突尼斯和摩洛哥对中国游客免签后,从北欧回来后,又参加众信旅行社的“情陷撒哈拉”北非之行。好莱坞大片《北非谍影》让我们记住了美国人瑞克与法国姑娘伊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那荡气迴肠的爱情,记住了风格异常热闹非凡的美式咖啡馆,而三毛小姐20多篇《撒哈拉故事》,则让人们对贫脊的大沙漠为何能发育出浪漫的爱情而充满无限遐想,于是我们从北京首都机场登上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飞机,取道伊斯坦布尔,抵达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CASBLANCA)

《北非谍影》发生的故事在卡萨布兰卡,这被称作摩洛哥经济首都,聚集了本国的现代产业2/3的体量,现代化商业楼宇比肩而立,造型独特的火车站人流如织,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世界名车专卖店、家乐福紧邻入住酒店,在我随身携带的摩洛哥中文地图上,居然找不到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原来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文“白色的房子”,而阿拉伯文则是达尔贝尔,摩洛哥独立后官方称谓改为达尔贝尔,然而人们大多只知道卡萨布兰卡,而不认识达尔贝尔,甚至飞机票上写的也是CASABLANCA。

图1-迈阿密海滩

出了机场,我们便直奔“瑞克美式咖啡馆”,尽管已经知道电影是在巴西而并没在摩洛哥拍摄,尽管当时的林肯饭店(Linncoln)被战火毁坏,凯悦饭店(Hyatt)的老板借用了电影里酒吧的名字,尽管旅行社提前10天预约,也没有订到座位,大家还兴致勃勃的到酒吧门口,举起长枪短炮一阵猛照,画面中两棵棕榈树之间的白色墙壁上写着“RICK’SCAF”,站在门前仿佛时光倒流,黑人乐手激昂的琴声响起,美国人、法国人、捷克人共同抗击侵略者。

图2-瑞克美式咖啡馆

迈阿密大道是卡萨布兰卡最引人入胜的海滨大道,一边靠着缓缓起伏的山坡,尽是鲜花绿草的高档住宅,国王的行宫、法国人的别墅、还有沙特王室的豪宅比肩而立,一边面对潮起潮落的大西洋,座落着各种各样的度假酒店、特色餐厅、情调酒吧,还有许多不对游人开放的私人俱乐部,防波堤内成片可以游泳的海水浴场,可惜现在是12月份的冬季,不见万千俊男美女爭奇斗艳的景色。可是禁不住心中品尝“大西洋味道”的渴望,结束当天的行程已经天黑,和同屋的辽宁团友老霍摸黑来到防波堤边的一家酒吧,海边风高浪急,涛声阵阵,寒意很快刺穿羽绒服,待者热情把我俩引进了帐篷之内,一座铁皮炉烧的热气腾腾,三三俩俩的客人品着酒水,电视中播放着摩洛哥足球队的比赛画面,大西洋龙虾和“马赛魚汤”都没有,点两杯“卡萨布兰卡”啤酒,慢慢地听大西洋讲述那浩瀚无边的故事,讲述直布罗陀海峡对面西班牙人的故事。

图3-在建的卡萨布兰卡歌剧院

回国前全团又返回卡萨布兰卡,专程去参观哈桑二世清真寺。清晨,站在这座伊斯兰世界最靠西的清真寺面前,不得不感慨;虽然在规模上仅次于麦加和麦地加名列第三,但其通体乳白色大理石砌成,25扇钛合金大门的用材之考究,其祈祷大厅中央屋顶可以自由打开,迎蓝天白云于众人头顶的设计之精巧,其占地9公顷,室内外可同时供10万人共同做祈祷的规模之宏大,其三分之一的面积建立于大西洋海面之上,祖先们乘风破浪从海上而来建立的丰功伟绩之寓意深远,足以使哈桑二世清真寺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瑰宝。

图4-哈桑二世清真寺

周边大片海滩土地被彩色围栏所圈闭,据说规划了一条中国人设计的云轨交通线,当地媒体报道:前天摩洛哥国王在本市皇宫会见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签订了《电动交通轨道新能源解决方案》,先建15公里云轨,再续铺公里线路,用清洁的纯电动公交车解决城市交通,看来穆罕默德六世的祖先是踏海浪来,他的志向是乘祥云而去追求现代文明。

阿特拉斯山脉(AtlasMountains)

我们在摩洛哥的8天时间里,乘一辆崭新的大巴车,从卡萨布兰卡向南,参观了南方明珠“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再向东南入住瓦尔扎扎特,领略了《星球大战》中“神鬼猎慑的部落”艾本哈杜古城,继续向东,到达与阿尔及尼亚接壤的伊尔富德小镇,踏进撒哈拉沙漠之门,又折返向北,欣赏世界上最浪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菲斯古城、神秘而厚重的梅克内斯皇宮、魅力四射的首都拉巴特,行程多公里,两次翻越阿特拉斯山脉,这座巨龙式的大山从西南向东北蜿蜒公里,从摩洛哥过阿尔及利到突尼斯,挡住了南方撒哈拉沙漠的酷暑,留下了北方大西洋的清凉,沿途景色极佳,像一幅幅风景明信片从车窗外闪过,不时引起团友们的惊叹声,端出照相机摄影机抢着拍摄,人们所看到那巍峨的雪山,红色的荒漠,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椰枣,决不仅仅只给好萊坞大片提供了外境场地,而是由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图5-阿特拉斯山脉

马格里布(Al-Maghrib)这个词在摩洛哥经常遇到,从地理意义上是由阿特拉斯山脉形成的国家,初始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三个国家,当驱车进入“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导游介绍年在这里开会,扩展利比亚和毛里坦尼亚,成立马格里布联盟的情况,我想起来,北欧、中美州也有此类地区性联盟,大都似世界政治风浪中的小舟形单只影,随风飘荡。

在高大的库图比亚清真寺旁边,就是占地更加宽阔的法国大使馆,一路之隔便可走进声名远扬的杰玛福纳广场,又被称作“不眠广场”,阿拉伯文原意是“展示头颅之处”“一切都停止的地方”,现在却是游客们必来之处,火烧煎炸的食物令人垂涎,新鲜水果各色调料目不暇接,但招揽起客人与国内少数景点有的一拼。转了几圈没有找到玩蛇之人,说书、算命、玩魔术的到有几堆人群,可实在是听不懂也看不明白,便在咖啡厅点一杯柠檬茶,边品茶边看着这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彻夜不眠的广场…。

图6-杰玛福纳广场

我们于夜色中离开广场,半个多小时来到“阿里之家”。进门有马队欢迎,一座座现代风格的帐篷里铺着色彩鲜艳的柏柏尔地毯,烤全羊装在造型特殊的塔其锅内,一摆上桌便满屋飘香,忍不住下手抓着吃几口,一入口便回忆起内蒙古草原烤羊肉的淳香,俄罗斯烈酒伏特加与同桌山东团友老胡共饮,他乡异国,烈酒烤肉,岂不快哉!夜里10点多钟,游客们全都涌向表演场的看台上,几十名骑手头缠布巾,披着阿拉伯斗篷,单手持枪,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一声令下,群马奋蹄,几乎瞬间冲到看台前,全部骑手勒马急停,并同时举枪向天齐射,巨大的枪声卷起浓烟,几百游客发出惊叫声,把我的酒劲都给惊没了。接着又有3位骑手表演了马上倒立,策马拾物的精湛骑艺,最后是一位土耳其女艺术家用优美的独舞,乘阿拉伯神毯而去的神话传说,将全体观众带到如醉如痴的境界。

图7-阿里之家

有人说: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以南是非洲,是荒漠,是炎热,阿特拉斯山以北是欧洲,是繁华,是清凉。来到伊芙兰小镇才真正体会了这个评价的含义。从梅祖卡沙漠到菲斯古城,一般都会途经这个“非洲的瑞士”小镇。宽阔的草坪上飘落着阔叶树上落下片片黄叶子,父亲带着两个男孩子追逐着足球,童话般的建筑散落在树丛之中,一潭清水漂浮着天鹅与野鸭悠闲而自得,冬日的阳光温暖而舒适的照在人们身上,我不太喜欢咖啡的味道,可此时不由自住的坐在小镇中心的露天咖啡桌旁,手捧一杯热腾腾的拿铁(不知为什么还赠送一瓶矿泉水),静静的望着远方的蓝天和近处的大树,咖啡的味道好像也不哪么难喝了。身后有位全身黑裙,头也被包住的清秀少女,独自喝着饮料,宁静而安祥,她也许是那所闻名阿拉伯世界的两兄弟大学的学生,她也许是国王行宫里的工作人员,她也许和我一样只是来去匆匆的普通过客。

图8-两兄弟大学(阿卡韦恩大学)

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

到摩洛哥旅游如果去了撒哈拉沙漠,基本上可以算深度游了。此话有地理和精神两层意思。

从地理意义上讲,旅行路线必然要从北向南,翻越阿特拉斯山脉,亲身体验非洲和欧洲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这正是摩洛哥这个北非国家的独特魅力,我们全团都是初次来摩洛哥,有好几位团友没带棉衣,全程处于被冻状态尤其是早晚期间,行李中的丅恤、短裤、裙装没派上用场。而且,往沙漠行进的过程中,对柏柏人早期的生活和文明状态有较多的了解,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首推艾本哈杜古城。在蓝天白云之下,苍茫荒凉原野之上,一座11世纪巍峨、俊逸、古仆的金黄色城堡黙然站立着,绿色的棕榈树丛点缀四周,清凉的河水绕城而行。山顶是个巨大的废弃的粮仓,它能够见证当年运盐商贩往来歇息的热闹历史,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即将上映的中国军事大片《红海行动》都在此取景。

图9-艾本哈杜古城

从精神意义上讲,在华语世界中,台湾三毛女士独立特行的经历和文笔影响深远,尤其是《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的句子:“我每思念一次,天上便漂落一粒沙子,于是便有了撒哈拉沙漠”,令无数少男少女神魂颠倒,现今或老或少的华人,都见仁见智有些三毛情结。

可到了摩洛哥才知道,三毛与荷西结婚生活的地方叫西撒哈拉,这片2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3个国家之间纠纷不断。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拥有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恶劣人类无法居住,又被称作仅次于南极洲的世界第二大荒漠。而我们这些旅行者要去的是“金色的沙漠”梅祖卡。

图10-“金色的沙漠”梅祖卡

经过3天的长途跋涉,中午时分到达沙漠小镇伊尔富德。稍事休整便穿上全部御寒衣物,分乘4辆七座丰田巡洋舰,兴致勃勃中带着些许期待开始出发。笔直的沥青公路用不了多久就被跑完了,进入戈壁滩后4辆沙漠越野车各自开拓自己的道路,风驰电疾、你追我赶,沙尘滚滚,可怜我坐在第三排,享受着巨大的颠波和扑鼻的沙尘,俨然如当年地质勘探的峥嵘岁月。汽车停在沙漠边缘的客栈,土墙草顶,绿植点缀,小巧的泳池仿佛能映出沙漠的倒影。两人一组分骑那种北非特有的单峰骆驼,踏上向一个个连绵起伏的沙丘行进。头一回骑骆驼,双臂用力平衡着身体,特别是上骆驼和下骆驼一定要集中精力。骆驼不紧不慢地沿沙丘顶部行走,我们开始放松下来,不停的用手机和相机,把难得一见的沙漠奇观装入镜头,骆驼在一处较高的沙丘停了下来,几个人相约向更高的沙丘攀登,手脚并用,进一步退两步,干脆脱掉鞋子,狼狈不堪的爬了2、30米的高度,却也有振臂大呼的激情迸发!

图11-沙漠边缘的客栈

此时,全体团员都安静的坐下来,欣赏仔细的欣赏大自然瑰丽的景色,随着落日夕阳余晖撒满了沙漠,宛如一道神奇之笔,用尊贵的金色装点着每一颗沙粒,金贵的沙粒又渗入血色之红,演绎出连绵起伏,望尽天涯的无数图腾,如龙卧平原,蓄势待发: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如人生起伏,无怨无悔:如沧海桑田,厚重深远:只是那天际线边的一抹蓝色,总让人相信沙漠的尽头是大海。

图12-落日夕阳余晖染黄沙

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太阳已经落到沙漠深处,阵阵寒意提示我们沙漠已经从金色变成了暗色,傕促我们尽快离开能达到零度以下的沙漠。返程的车里,望着渐渐模糊黑幕中的沙丘,带着沙漠中的激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三毛在西撒哈拉用旧轮胎和仙人球,装饰荷西租来垃圾场边的小房”,“三毛在深夜到撒哈拉腹地找化石,将荷西陷入沼泽之中”,摄影家协会的舒兄说的一句话,压过了发动机的轰鸣,久久回响在大家耳畔:“浪漫的极致是悲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ngtiana.com/ftbd/5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