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成为最赚钱汽车公司有什么绝招?
日前,跨国汽车公司陆续公布了财年的财报。结果显示,在中国市场表现并不抢眼的丰田公司继续遥遥领先于对手,蝉联行业第一。
据统计,财年丰田销售额约合人民币亿元,较上年增长不多,增幅为6%;但营业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20%;纯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速为19%。丰田同时预测,年销售额、营业利润与净利润有望继续实现增长。
仔细分析,笔者发现,相对于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大众,丰田赚钱的能力将其甩出了一条街:丰田的运营利润率达10.1%,而大众仅为6%;如果除掉奥迪与保时捷这两个豪华品牌,大众核心品牌VW的运营利润率仅2.5%。由此,德国媒体评价说:“短期内大众集团在销量上可能超过丰田,但如果想在效率以及利润方面赶超丰田的话,暂时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丰田是名副其实的赚钱机器。那么紧接着大家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究竟有什么绝招呢?
对此,世界范围的专业机构与人士均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根据个人多年来的观察,并结合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我以为,丰田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赚钱能力,主要有四大绝招:
第一招:投资上绝不浪费一分钱。
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对此有一个解读,那就是“用好每一秒和每一日元”。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之难。记得天津丰田刚成立时,它并没有投巨资建一个现代化的工厂,而是从天津夏利的工厂内改造的一个厂房起步,由3万辆、5万辆、10万辆到15万辆,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后来才搬到天津开发区的新工厂。一位在丰田公司工作多年的朋友对我讲,两三年前一汽丰田组织骨干到同为一汽集团成员的一汽-大众去学习,面对一汽-大众的管理层站在新工厂、新设备面前滔滔不绝的演讲,同去的日本外方员工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觉得太浪费了。
不仅是丰田,本田、马自达等日本企业在投资上都非常节省。广州本田当初在老的广州标致工厂起步时,也是以最小的代价从3万辆起步的,起步之日就是赚钱之时。前年,笔者在日本马自达参观时,发现其工厂简陋程度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合资工厂相当,但非常干净整洁,且管理有序。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自主品牌,投资之快、之猛、之大让外国人瞠目结舌。按照自己设计的理想目标,“哐当”一下投下去20亿元、30亿元、50亿元甚至近百亿元,可销量上有的企业三年后才几万辆,有的甚至连一万辆都达不到。摊到每一辆车上的财务成本与折旧就有上万元甚至几万元,要想盈利谈何容易,更不要奢望收回投资了。
第二招:产品上聚焦再聚焦。
丰田章男上任后,年公布了丰田“新全球架构”战略(TNGA),以B(小型车)、C(中型车)和K(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中型车)三大平台为基础,到年打造10款全球战略车型,下一代雅力士、普锐斯、卡罗拉、凯美瑞、RAV4乃至Previa等都被囊括其中,预计未来这三个平台产量将占到其总产量的50%以上。